
學員的話:Naboson Chen
從小就是音痴的我,想不到也有可以開心彈吉他的一天! 一直以來都沒什麼音樂細胞,所以當初報名學吉他時,原本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而老師知道我沒有任何基礎後,開始從簡單到不行的怎麼調音、空弦是什麼、如何刷弦,再漸漸的開始進入和弦、音樂風格,到彈出一首完整的歌,甚至到現在嘗試fingerstyle..
從小就是音痴的我,想不到也有可以開心彈吉他的一天! 一直以來都沒什麼音樂細胞,所以當初報名學吉他時,原本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而老師知道我沒有任何基礎後,開始從簡單到不行的怎麼調音、空弦是什麼、如何刷弦,再漸漸的開始進入和弦、音樂風格,到彈出一首完整的歌,甚至到現在嘗試fingerstyle..
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遇到一些學生覺得吉他教材很貴。為了省錢,學生會希望可以的話:“可不可以用影印的?” 或 “自己回家上網買…” 關於上述的選項,在這邊分享一些個人的想法與經驗。
Sorry ,我知道這個標題有點過分..但多數的 “吉他手” 在寫歌的時候都會有個通病,那就是 “先彈了再說” 。彈出幾個好聽的和弦進行,然後不斷的修正樂句,讓吉他聽起來很豐富!最後…才請主唱套用現有的和弦來想旋律?
昨天去看了岡崎倫典的演奏會,驚人的演奏技巧,讓坐在台下的我全身發麻。開場的第一首歌就充滿了震撼全場的氣勢,緊接著一連串的抒情歌曲,更讓台下的觀眾大飽耳福,不只跟著台上的演奏一同歌唱、拍手,在表演結束更是掌聲不斷且不停的喊叫「安可」。
很多人可能都會很直覺的:以為弦越粗張力越大,越難按弦。但其實也不完全是這樣,弦的張力取決於“有效弦距”的長度、弦與指板之間的間距,以及弦的直徑(粗細)…等。以上全部的因素加總的結果才是弦真正的張力。但如果弦與指板之間的間距越高,即使是同樣一把吉他,張力也會跟著提高;反之,當弦與指板之間的距離降低時,此時的張力便會下降…
到底什麼時候該換弦呢?選購弦的基準又是什麼?相信許多剛接觸吉他的朋友可能還不是很清楚關於弦的相關知識。甚至有的人還會說「什麼?弦還要換喲!」。提醒大家不要忘了,吉他也是弦樂器的一種!既然是弦樂器,主要的發聲結構當然還是得倚靠【弦】。因此,如果你的吉他弦老化了,很有可能會產生“八度音不準”、“打弦”、“變得難彈卡手”…等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