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聊聊 “錄製人聲” 這件事。前幾天我們有在 Podcast 與 YouTube 上聊過關於錄製人聲、以及錄製 Vocal 需要注意的一些基本觀念。但為了確保部份喜歡用文字搜尋資訊的人也可以看到上述分享的內容,我們就以文字的方式在網誌上簡單扼要的分享一下 “為什麼你錄音的時候很容易破掉、或是收到不健康的聲音”?

關於訊號的流動

首先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希望你能夠先清楚的知道當你的聲音要進入到電腦裡的 DAW 之前,你的聲音會通過幾個地方(設備)?

  1. 人聲
  2. 與麥克風的距離
  3. 麥克風
  4. 錄音介面的輸入放大裝置( Input 輸入音量旋鈕 )
  5. DAW Track ( 當下錄音的音軌 )
  6. DAW Master ( 軟體的總輸出音量 )
  7. 錄音介面輸出方大裝置(耳機音量選鈕 )

人聲的變數

首先我們來聊聊人聲。如果你錄的歌曲的 Vocal 那你很有可能會因為在歌曲的不同段落,因為音高以及情緒的關係,在唱歌時會有不同的音量大小。舉例來說:在主歌的時候可能因為音高較低,所以音量會比較小聲;相反的如果是在副歌,可能會因為音高較高、情緒較激動,所以音量又會稍微變得比較大聲。而這些變數都會影響到你在錄音時,該如何設定你的 Input 輸入音量。

如果你在錄音前的測試,只測試了主歌的部分去調整你的 Input Gain ,那麼就很有可能當你在錄主歌的時候音量剛好,但在副歌的時候卻因為太大聲而錄製到破損的聲音。

另外,如果你是在錄製演講或是 Podcast 那可能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狀況。你可以是想有時候因為演講或是聊天的過程當中,突然情緒來了,聲音稍微大聲了點、又或者是突然大笑.. 這些時候也有可能因為一開始的 Input 輸入音量沒抓好而造成聲音的破損。

與麥克風的距離

了解了要錄製的聲音狀況後,接下來要考慮到錄製時聲音(發聲源)與麥克風之間的距離。一般來說如果你離麥克風越近,收到的聲音會越多低頻,越厚實;也因為距離近的關係,你的輸入音量可以轉小一點,不需要開太大(這樣錄製到的雜訊也會稍微小一些)。相反的如果你距離麥克風比較遠,低頻會比較少,但相對的因為距離遠的關係,你可能會需要轉大你的輸入音量;這於此同時,也會因為 Input Gain 的放大,讓你收到更多環境中的雜訊以及空間的反射(殘響)。

麥克風的種類

在我們了解了距離對錄製結果的影響後,我們來聊聊麥克風的種類。基本上大多數人使用的麥克風以電容式麥克風&動圈式麥克風兩種為主。電容麥克風通常比較敏感,適合拿來錄製細膩的聲音。對於大音量的樂器在錄製時可能會比較容易爆音,在比較好的電容麥克風上面會有一個 Pad 開關,可以協助你降低麥克風的敏感度。如果你是那種唱到高音就會用丹田把聲音飆上去的那種(整體音量變大,動太多插戴多),也許你就不適合電容是麥克風;因為很有可能你錄完以後會發現高音的地方全部爆掉了。想反的如果你是輕柔派的歌聲的話,電容是麥克風可能會比較適合你。但相對的你會需要一個安靜的環境!

簡單來說,音量動態大可以考慮動圈式麥克風。像是 Rap 或是重金屬曲風需要吼叫的曲風也很適合。動圈式的麥克風聲音會有一點點的壓縮感,也算是一種特色。而如果你是經常唱慢歌抒情歌的話,電容麥克風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註:麥克風越敏感,對於錄音環境的要求就越高。

輸入與輸出的音量

在設定輸入與輸出的音量前,有一個觀念要特別清楚.. 那就是 “你是進去時太小、還是出來時太小?”

很多新手會犯的錯誤就是他覺得自己耳機裡聽到的音量很小,所以就不斷的轉大 Audio Interface (錄音介面) 的音量。最終的結果導致自己的聲音都已經超標了還渾然不知。這時如果你的錄音介面上有一個 Level Meter 的話,可以有效地幫助你確認進去 錄音介面 的聲音,是否在一個健康的狀態?

所謂健康的狀態是指:聲音不會太小、但也不會因為在某些段落因為情緒變大聲時而破損。

Track In & Out

另外一個新手可能沒有注意到的地方就是音軌之間訊號的流動設定。舉例來說,有個人可能在錄音時就會想要調整目前錄製內容與整體音樂間的比例,但當你調整好該音軌輸出的音量時,又覺得耳機你的聲音太小… 這時如果你再去轉 Input Gain 的音量想使錄音的音量變大… ,最終錄完音以後才發現又破掉了!

到底要錄多大聲?

很多人在剛開始接觸錄音時都會想要知道一個正確答案:「到底我該設定多少才會錄製到正確的聲音?」但事實是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距離、不同的情況,要設定的東西都不太一樣!所以最終你會發現,不管是在錄音或是製作音樂其實都沒有一個正確答案… 而是你要知道前因後果,然後再依造你的情況去做調整。

這也就是這次會想要跟大家分享這個主題的主因。

如何錄製你的聲音

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如果你看了這篇文章後來是覺得錄音很難的話,歡迎你訂閱我們的 網誌YouTube 或是 Podcast 頻道。未來我會盡量在每週更新一些內容跟大家分享!但如果你等不及了,想要更有效率的學習如何製作音樂,也可以下載我之前寫過的一些電子書以及影片教材;甚至是報名參與我們的一對一線上音樂製作課程。我相信只有心、人人都可以是音樂人!

另外,如果你是長久下來一直觀看我網誌的朋友,如果想要看到更多我分享的內容,也可加入我們的 LiNE@ 或是 Telegram 官方帳號以及討論區唷!最後,如果你覺得文章有幫助到你的話,也歡迎您在下方留言、給我一些反饋以及建議,只要我有時間就閱讀並回覆您的留言。再次感謝您的閱讀與分享!

覺得 璃思維 的文章、內容、影片很優質的話,快點分享給你身邊對音樂有興趣的朋友們吧👊

關注更多音樂相關資訊:facebook / Instagram / YouTube / Telegram

訂閱免費電子雜誌

現在只需填寫下面的表格並點擊【開始訂閱】,你就可以免費獲得【Garageband 操作解析】、【SOUNDCLOUD 登錄功能解析】、【DTM 專門用語】.. 等免費電子書唷。

 

你已完成訂閱

Pin It on Pinterest

Shares